数学科学学院(咨询电话:010-68907003,010-68902353)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学科建立于1954年,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办学理念,为中国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数学学科入选国家首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经过五年建设,2022年再次进入第二轮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院拥有数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20年12月,获批成立北京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先后建成了“北京市检测成像工程中心”、“北京成像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光场成像与数字几何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学院建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方复全教授领衔,8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一流师资队伍。现有教师91名,其中教授40名,副教授36名,讲师15名。两位教师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45分钟报告,2014年,我校作为独立完成单位的“微分流形的几何拓扑”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此外,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国家级及省部级重要奖项。
学院下设“数学与应用数学”(含师范、非师范两个专业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统计学”3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数学及信息交叉学科教学团队”——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数学基础课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学院历来重视本科教育,教授100%参与本科教学工作。本科生主干基础课程“代数学”(含高等代数、抽象代数)是国家精品课程,“数理统计”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解析几何”、“几何学”是北京市精品课程,有多项教学成果和多部教材获国家和北京市一、二等奖。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受到严格的数学训练与计算机技能训练,因而有很强的适应性。每年数十名在校生在数学竞赛、建模竞赛等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奖,毕业学生中,每年均有赴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深造。办学六十多年来为国家和北京市培养了各类人才两万余名,其中有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教师”张思明,“全国模范教师”张勃为代表的一批在基础教育战线上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和戎小春(国际数学家大会45分钟报告人)、汪同三(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何书元(教育部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代表的一批国际知名的数学家、经济学家。近年来,我院培养的年轻校友开始在工作岗位上崭露头角,如中科院应用数学所王益(Euler 应用数学奖、国家优青)、广西大学钟明溁(国家优青)、兰州大学王跃循(国家青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曹阳(中科院百人)、东南大学张超(加拿大数学会Robinson奖得主)等。另有多位年轻校友在国际知名高校任职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如肖梦颖(美国西佛罗里达大学助理教授)、陈泰吉(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讲师)、张磊(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助理教授)等。
坚持国际化办学,不断拓宽与世界知名院校的合作渠道,以多种方式开展中外联合人才培养。本科生方面与辛辛那提大学、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签署了“2 + 2 ”联合培养协议,研究生方面与法国波尔多大学签订硕士双学位协议,与英国利物浦大学签订博士双学位协议。每年有20余名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半年以上,提升了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统计学”三个非师范专业按数学类招生,学生于第二学期末在以上三个专业内(按一定比例)根据学生意愿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依托拔尖学生2.0基地培养数学拔尖人才,拔尖班施行择优培养机制。每学期根据专业课成绩进行考核淘汰。由于学生本人原因,可以在每学期期末自愿申请退出。数理实验班的学生入学后有机会通过选拔进入拔尖计划。
数学与应用数学
励新班(拔尖基地班)
四年制本科 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数学拔尖班是教育部批准拔尖人才项目基地,旨在培养面向数学学科和国家科技发展的未来,致力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一流数学素养,卓越专业能力,超强思辨创新能力,深厚人文底蕴,宽广国际视野,富有家国情怀,身心健康、德才兼备,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复合型数学拔尖领军人才。数学拔尖班依托“数学”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北京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夯实学科基础,注重学科交叉创新,以探索国际数学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应对国家和北京市未来重大挑战为使命。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几何、实分析、复分析、泛函分析、抽象代数、微分几何、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偏微分方程、概率论与随机过程、数理统计、拓扑学、计算数学、理论物理,以及代数拓扑、几何分析、代数几何、表示论基础等本硕合开系列课程和研究生讨论班等。
专业特色:注重杰出人才引领。构建由院士为首席科学家,以国家高层次、国家杰青、教学名师为核心,多位知名教授为骨干的校内一流师资团队,承担专业基础必修课教学、学业指导和科研能力培育工作。聘请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的校外导师团队,承担方向课、拓展课与讨论班工作,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高学术能力。创新学习方式。基础课程采用小班化教学,夯实学科基础。探索书院制模式,注重个性化培养,“一生一策”、“一生一案”的培养模式,鼓励学生个性化成长。在高年级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将研究生基础课,方向课,讨论班等纳入到培养方案,通过学分认定形式,实现贯通式培养。发挥学术导师优势。鼓励学生参与由导师组织的研究活动,接触国内数学高端和核心问题,推动拔尖人才知识融合,加快数学复合型创新人才综合素养的提升。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研发团队,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术志趣和勇攀学术高峰的内在动力。深化国际化培养。通过暑期学校,多学科交叉,国内联合培养,国外访学等多种形式,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扩大学生学术视野。设置专项奖学金。除学校各项奖学金外,另专为拔尖学生设置励新“院长”奖学金。
就业方向:报考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数学类(数理实验班)
四年制本科 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数学的基本理论、思维和方法,拥有良好的数学专业素养和开阔的学术视野,扎实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和优秀的心理素质和职业规范,受到数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富有质疑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在数学领域进一步深造,并能在高等教育与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未来创新人才。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几何、实分析、复分析、泛函分析、抽象代数、微分几何、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偏微分方程、概率论与随机过程、数理统计、拓扑学、计算数学、理论物理等。
专业特色:数理实验班配备知名教授讲授基础课。学生入学后按照本科、硕士相衔接的培养方案教学,除正常的课程教学外,开设研究性课程和讨论班,强调研究性和研讨式教学。配备学术导师。进入高年级后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和选择研究生课程作为选修课,此类课程在学生进入本院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可免修。优秀的毕业生将被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可以提前进入硕士课程学习。为有志于从事基础研究的学子提供肥沃的土壤,广阔的空间、良好的机遇,为学生的早日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就业方向:报考研究生,或到教育系统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四年制本科 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学生深入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拥有良好的数学修养,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优秀的心理素质,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技能,能胜任并且适应中等数学教育工作、学校管理工作以及其它教育工作。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数学打下良好基础。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几何、复变函数、实变函数、近世代数、微分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学数学解题研究、初等数学研究、数学教育研究、数学方法论、竞赛数学、数学史、教育统计、数学教学案例研究等。
专业特色:以培养中学数学教育人才为主要特色。
就业方向:报考本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北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也可以到教育系统从事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
数学与应用数学
四年制本科 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学生深入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拥有良好的数学修养,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优秀的心理素质,能把数学的思维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具有一定的科研和管理能力。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几何、复变函数、实变函数、近世代数、微分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过程、运筹学基础、多元统计分析、最优化方法、应用回归分析、经济博弈论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主要培养数学以及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报考研究生,或到企业、事业、经济等单位和领域从事管理和项目开发工作。
信息与计算科学
四年制本科 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与数学应用的能力,熟悉基于数学的信息处理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基本具备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几何、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数值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计算机网络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主要培养计算数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报考研究生,也可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统计学
四年制本科 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数据的能力、了解某一相关应用领域(如社会经济、生物、医学、信息管理、保险金融等)知识的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几何、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应用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非参数统计、统计案例分析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主要培养统计学以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开发、数据分析和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报考研究生,或在科技、教育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数据分析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