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学院 010-68907390
(一)学院简介
首都小学教师的摇篮——初等教育学院,以培养卓越小学教师为己任,是我国现代小学教育源头之一。学院办学历史上先后走出杨秀峰、孙敬修、张中行、欧阳中石等著名校友,刘新成是学院首任院长,形成了百年师范传统。
学院坚持“国际视野,本土实践,借鉴历史,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是集小学教师培养、小学教育研究、小学教育服务三位一体、本硕博多层次培养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学院构建了“懂小学教育”的全科型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注重师范生“五育融合”素质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07年)、教育部首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4年)、北京市首批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017年)、“双万计划”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0年),曾连续三届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连续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9年)、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2018年)、通过全国第二批党建标杆院系验收(2022年)、通过教育部师范类小学教育专业三级认证(2022年)。学院率先探索书院制培养模式,建有“敬修书院”“伯良书院”。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建有“儿童与未来教育创新研究院”“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儿童文学教育研究中心”等十余个研究中心,主持或参与国家《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能力标准》等重要文件的制定工作,承担了多项国家和北京市重点课题。建设有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发展共同体,支持指导24所附属小学建设发展,注重打造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提升了办学国际化水平。
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教育家潜质的卓越小学教育人才,每年600名左右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就业率多年排名前列。毕业生受到首都基础教育领域广泛欢迎和好评!
1.专业简介
学院致力于为首都基础教育培养“懂小学教育”的卓越小学教师,设有小学教育(师范)、美术学(初等教育,师范)、音乐学(初等教育,师范)、书法学(初等教育,师范,小学中文双学士学位项目)共4个专业。
其中,小学教育(师范)专业下设敬修书院、伯良书院、中文、数学4个方向。
敬修书院为小学语文、小学英语、小学德育大类招生,大一、大二实行全科型培养,大三进行专业方向分流;
伯良书院为小学数学、小学科学教育、小学信息科技大类招生,大一、大二实行全科型培养,大三进行专业方向分流。
小学教育(师范)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初等教育,师范)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音乐学(初等教育,师范)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书法学(初等教育,师范,小学中文双学士学位项目)学制: 四年;授予艺术学、教育学学士学位
2.核心课程
(1)小学教育(师范)(书院制)
书院特色课程:主要在一、二年级修读。
敬修书院必修课程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外国文学、英语视听说、语言与交流、跨文化教育、教研员课程、书院讲坛、创新活动与实践等;
伯良书院必修课程包括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教研员课程、书院讲坛、科研活动与实践等;
书院选修课程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与自然、艺术与审美、教育与教师等系列课程模块。
儿童教育课程:主要在一至三年级修读。
儿童生理与卫生学基础、儿童权利与保障、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儿童需要与表达、儿童发展、小学生心理辅导、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原理、小学班级管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教师职场的道德冲突与成长、小学教育研究方法、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等。
敬修书院学科方向课程:主要在三、四年级修读。
中文方向:①学科基础类: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文本解读与文学鉴赏、写作基础与儿童文学创作;②学科课程与教学必修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③学科方向拓展类:如现当代散文导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等。
英语方向:①学科基础类:英语听说、英语精读、高级英语、英语语法;②学科课程与教学类: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与实施;③学科方向拓展类:如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第二语言习得等。
德育方向:①学科基础类:政治学与生活、德育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国际德育发展专题;②学科课程与教学类: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少先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③学科方向拓展类:如小学品德课优质课品评、生命教育课程与教学等。
伯良书院学科方向课程:主要在三、四年级修读。
数学方向:①学科基础类:现代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简史;②学科课程与教学类:数学游戏、小学数学研究、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③学科方向拓展类:如数学教育前沿、数学教育测评、趣味图论等。
科学教育方向:①学科基础类:大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科技设计与制作、科学实验研究;②学科课程与教学类:小学科学学习心理学、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实施;③学科方向拓展类:如计算机模拟与工程应用、科学教育概论等。
信息科技方向:①学科基础类:人工智能、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与算法;②学科课程与教学类: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设计与实施、小学信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③学科方向拓展类:如Python编程基础、智慧校园管理与维护等。
实践与研究课程:贯穿一至四年级。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科研创新与毕业论文、专业实践、教育实训与社会实践、艺术实践社团活动等。
(2)小学教育(中文、数学)(师范)
儿童教育课程:主要在一至三年级修读。
包括儿童研究、教育理解、专业发展等模块。如,儿童生理与卫生学基础、儿童发展、儿童权利与保障、儿童需要与表达、教育心理学、初等教育学、小学班级管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师职业道德等。
小学教育专业方向主教学科课程:贯穿一至四年级。
小学教育(中文,师范):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儿童文学概论、文本解读与文学鉴赏、写作基础与儿童文学创作、汉字学与识字教学、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等。
小学教育(数学,师范):概率基础、高等代数、几何学基础、数学分析、初等数论、基础统计学、数学简史、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等。
兼教学科课程:主要在三、四年级修读。
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科学、小学信息科技、小学美术、小学书法、小学音乐、小学生心理咨询、德育与与班主任工作等模块。
实践与研究课程:贯穿一至四年级。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科研创新与毕业论文、专业实践、教育实训与社会实践、艺术实践社团活动等。
(3)美术学(初等教育,师范)
儿童教育课程:主要在一至三年级修读。
包括儿童研究、教育理解、专业发展等模块。如,儿童生理与卫生学基础、儿童发展、儿童权利与保障、儿童需要与表达、教育心理学、初等教育学、小学班级管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师职业道德等。
主教学科课程:贯穿一至四年级。
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色彩、素描、中国画、书法基础、设计基础、速写、儿童视觉艺术表现、数字绘画与设计、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小学美术学习心理、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与实施等。
兼教学科课程:主要在三、四年级修读。
小学信息科技、小学音乐、小学书法、小学生心理咨询等模块。
实践与研究课程:贯穿一至四年级。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科研创新与毕业论文、专业实践、教育实训与社会实践、艺术实践社团活动等。
(4)音乐学(初等教育,师范)
儿童教育课程:主要在一至三年级修读。
包括儿童研究、教育理解、专业发展等模块。如,儿童生理与卫生学基础、儿童发展、儿童权利与保障、儿童需要与表达、教育心理学、初等教育学、小学班级管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师职业道德等。
主教学科课程:贯穿一至四年级。
艺术概论、乐理、和声、曲式、视唱练耳、舞蹈、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钢琴、声乐、钢琴即兴伴奏、儿童歌曲演唱艺术、舞台实践、合唱与指挥、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钢琴编配与弹唱、儿童歌曲创作、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与实施等。
兼教学科课程:主要在三、四年级修读。
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科学、小学信息科技、小学美术、小学书法、小学生心理咨询、德育与与班主任工作等模块。
实践与研究课程:贯穿一至四年级。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科研创新与毕业论文、专业实践、教育实训与社会实践、艺术实践社团活动等。
(5)书法学(初等教育,师范,小学中文双学士学位项目)
儿童教育课程:主要在一至三年级修读。
包括儿童研究、教育理解、专业发展等模块。如,儿童生理与卫生学基础、儿童发展、儿童权利与保障、儿童需要与表达、教育心理学、初等教育学、小学班级管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师职业道德等。
学科专业课程:贯穿一至四年级。
①书法学课程:贯穿一至四年级
中国古代书法史、中国古代书法理论、书学杂识、楷书、行书、篆书、篆刻、小学书法课程与教学、小学书法教学案例解读等。
②小学教育(中文师范)课程:贯穿一至四年级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儿童文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说文解字研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等课程等。
实践与研究课程:贯穿一至四年级。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科研创新与毕业论文、专业团体社团活动、书法文化考察等。
3.专业特色
专业在传承我国百年师范育人经验的基础上,“面向小学、研究小学、服务小学”,遵从“国际视野、本土实践、借鉴历史、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坚持大学与小学在课程、研究、实践领域的协同发展,持续改革与创新。形成了“懂小学教育”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构建了以五育融合理念引领的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小学教师教育体系。近年来,积极推进全面书院制改革,以培养“懂小学教育”的卓越小学教师为基本目标,先后成立了“敬修书院”“伯良书院”,探索本科师范生培养的全科型改革模式。
小学教育(师范)专业
立足首都基础教育改革与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师德优秀、懂小学教育,具有国际视野和未来教育家潜质的创新型小学教育人才。“敬修书院”侧重小学文科类卓越教师培养,重点提升师范生人文素养教育水平,增强其学科兴趣、国际化视野和学术创新能力。“伯良书院”,侧重小学理科类卓越教师培养,重点提升师范生科学素养教育水平,增强其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美术学(初等教育,师范)专业
依托于初等教育学院的教育理念及优秀的教育师资,是全国最早一批设置的本科层次初等美术教育专业。专业建设遵循理念:引导小学生表达“真”的性情、拥有“善”的品德、表现“美”的感受。小学美术师资培养在综合性技术教育的基础之上强化审美的时代性、内心情感表达性,尊重少年心理的天真性、想象力的丰富性。在课程设置、实习实践、写生实践、研学实践、毕业创作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音乐学(初等教育,师范)专业
立足首都基础教育改革与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传承百年师范精神,发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初等教育,师范)专业的传统办学优势,培养能坚持以儿童为本、全面育人、具备优质、深厚的音乐核心素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的音乐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的小学音乐教育人才。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树立并践行“德美 艺美 心灵美”的德艺兼备的教育理念,大力巩固并创新发展其在首都基础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中流砥柱”的基石力作用。本专业的毕业去向主要为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或升学深造。
书法学(初等教育,师范,小学中文双学士学位项目)
坚持立足首都书法与语文教育发展的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百年师范精神,培养教育为本、人字两正,在书法、语文两个领域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素养综合,热爱传统文化,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良好的文化理解力、艺术创造力和终身发展能力,具有卓越教师和未来教育家潜质基础的书法+语文复合型教育人才。
4.就业方向
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从事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也可以报考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北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
近年就业单位
东城区史家小学、西城区黄城根小学、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朝阳区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景山学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