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专业介绍

心理学院2023版5月更新

心理学院 (咨询电话: 010-68907930 )

心理学院是国家和北京市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科基础和师资力量雄厚,现拥有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学习与认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培养一流心理学专业人才为目标。

历史积淀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始建于1954年,著名心理学家林传鼎先生、郝德元先生是学科奠基人。1956年成立心理学教研组,1984年获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招收第一届心理学非师范专业本科生,2007年获批“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9年获批北京市特色专业,2010年获批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招收第一届心理学师范专业本科生,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基础扎实、年龄结构合理、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优秀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40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4人,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占比30%以上;有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1名,青年北京学者1名,中国心理学会学科建设成就奖获得者1名,国家高层次人才2名,多人获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燕京学者、青年燕京学者等高层次人才称号。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1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2门,北京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中国大学MOOC课程5门,融优学堂1门,学堂在线全英文课程2门。

此外,学院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全职引进香港籍北京市特聘教授1人,柔性引进荷兰皇家与艺术科学院、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美国奥本大学的国际知名教授4人,共同参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境外专家每年开设全英文及双语选修课程5门。

培养特色

心理学院一向以本科人才培养为学院发展之根本,努力践行“精细化培养”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紧跟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定位,创新专业培养机制。对于非师范专业,依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教融合创新中心,实施校所联合、科教融合协同培养卓越拔尖人才的创新模式,设立了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前辈潘菽先生冠名的实验班——“潘菽班”。同时,立足师范专业建设,培养卓越的心理学教师。学院广泛开展与大力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在本科教学中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已与香港树仁大学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并选派优秀本科生赴国内重点大学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和美国、英国、荷兰等国的世界知名大学进行专业课程学习与交流。

优秀的师资队伍、完善的科研条件和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举措,造就了专业素质高、综合技能强的毕业生,他们不仅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还有众多毕业生被保送或考取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校研究生。

心理学(师范)

四年制本科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教育部2017年中小学增设“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师资格证,未来中小学对心理健康教师的需求进一步显现,为了满足北京市中小学及学前教育机构对心理学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学院自2018年9月开始招收心理学本科生师范方向。

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专业方向课包括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测评与诊断、学校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技能训练、班级管理等。

专业特色:该专业坚持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一体化,致力于培养具有高水平批判性思维、创新与实践能力、能够终身学习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包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适应与承受能力,并能够创造性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二、注重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学校心理辅导相关技能的掌握;三、注重提升学生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开展独立分析、研究和诊断的能力;四、加强学校心理辅导技能训练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学校心理辅导课程教学的能力,如心理课教学、学生个体和团体心理辅导、学业诊断和行为矫正、班级管理等。

升学及就业前景:通过有针对性的、科学性的培养帮助学生胜任在基础教育系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为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幸福发展服务。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学生也可以报考本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北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

心理学(潘菽实验班)

四年制本科 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自2022年起,学院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教融合创新中心为依托,探索校所联合、科教融合协同培养卓越本科生的新模式,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潘菽班”的建设。潘菽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前辈,也是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和理论心理学的主要开拓者,是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和九三学社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为继承和弘扬潘菽先生的精神风范,学院设立了“潘菽班”,旨在充分借助中国科学院的学科优势和条件,在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和国际化的基础上,加强大师引领,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崇高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

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专业方向课包括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咨询、心理测评与诊断、高级统计、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人类工效学、消费与广告心理学、职业心理学以及最新的学科前沿课程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对学生以下能力的培养:掌握系统的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深刻理解心理学专业的发展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探索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设计、数据分析方法以及查阅、理解和撰写专业论文的能力;能够科学正确地解读各种数据报告并开展心理相关的监测、评估、数据分析及撰写调查报告,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技术以及心理测评、辅导、咨询和援助等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心理科学研究、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测评等工作所必需的职业道德规范,培育科学道德、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升学及就业前景:攻读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学术或专业硕士研究生;到政府部门、医院、社区、心理咨询机构、学校、企业等机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测评等工作。近两年40%以上的学生考取或保送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研究院心理所等国内知名大学或科研单位攻读研究生,20%左右的学生赴杜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出国留学。学生就业单位有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银行、北京外企服务集团、广安门医院、新华通讯社机关事务管理局、各中小学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