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咨询电话:68901760、68901942)
外国语学院是以培养复合型专业外语人才和外语类师范人才为主要任务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学院现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俄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多语种专业特色突出且拥有全国首家德语师范专业,其中俄语专业、英语专业、日语专业、法语专业、西班牙语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德语专业入选北京市级一流专业,俄语专业和西班牙语专业还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英语(师范)专业为市级品牌专业;2021年,学院获批北京市“外语+世界史”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资格。
外国语学院师资队伍雄厚,目前现有专任教师123人,其中外籍教师13人。博士生导师8人,教授14人,副教授45人,约三分之一的教师在国外名校获得学位。专业教师中有6人担任过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各分委会委员,其中2人为副主任委员,有3人担任全国性学术团体的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
学院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在国内综合大学中名列前茅,已形成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全日制、成人教育、留学生入系教育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除主修专业外,还为本学院和全校学生开设了应用英语、日语辅修专业,学生可获得相应的辅修本、专科专业学位证书。近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改革,依靠学校历史、文学、音乐、美术等优势学科和专业,打造以“文学、历史、艺术”为核心,以精通对象国语言和文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我院的人才培养特色。目前学院和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合作,培养外国语言(英语、日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世界史的双学位复合型人才。面向全体大一新生开设“大师课”,由著名世界史专家晏绍祥教授讲授《简明世界通史》课程,著名俄罗斯文学专家、翻译家、俄罗斯友谊勋章获得者刘文飞教授开设《外国文学经典导读》课。未来,学院还将与文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合作,开设更多的人文素养课程。今年,学院还将申报“外语+国际中文教育”双学士学位项目。同时,学院正积极与国外大学合作,探索本硕连读的联合培养模式。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拥有市级示范中心和实践基地,同时与中国外文局、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五洲传播中心、外研社、中译语通等机构保持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经常性的实习实践机会。学院与英、美、德、法、俄、西、日以及拉美国家3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与相关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有稳定联系,其中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的学生可在多个国家间申报,所有学生均可在多个国际项目中选择,每年到国外合作校交换学习的本科生有100余人,研究生近半数都能出国学习,个别专业接近100%。
学院依托学校师范类教育的优秀平台,提供高水平的外语师范类专业,包括英语和德语,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修读相关师范类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并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教学实践机会,德语师范专业也有与德国师范类学校合作培养的机会。
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类比赛和实习,在实践中提高理论,学生在外语类演讲比赛、辩论比赛以及教学基本功大赛等大型赛事上均取得优异成果。
英语(师范)
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拥有60多年的学科积淀和历史传承,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市特色和品牌专业、教育部评估优秀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及较强的自我发展潜力,能胜任基础英语教育工作和专业外语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4名(博导1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0%以上。拥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课程与教学论(英语)”两个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具有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
核心课程:主要专业必修课程有英语教学法、微格教学、英国/美国文学、语言学导论、英汉笔译、英语国家概况、基础英语、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第二外语等;主要选修课程包括教师教育系列课程、美国青少年文学导读、英美社会与文化、思辨与表达、英语词汇学、二语习得等等。学生还可选择各类辅修专业。
专业特色:培养方案课程结构合理,课程比例均衡,体现了“一融合、四注重、一贯穿”的专业特色。其中,“一融合”指通识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之间的互补和融合。“四注重”指注重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反思能力、国际视野;“一贯穿”指教师教育实践(见习、实习和研习)贯穿师范生培养全过程。目前已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九中、北京市五中、育英学校等多所示范校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
就业方向:自设立以来为北京市基础英语教育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被誉为“北京市中学英语教师的摇篮”。近年来,就业率接近100%,每年都有优秀毕业生被北京市示范中学录用。考研率持续提升,毕业生可报考本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北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
英语
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是国家级一流建设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教育部评估优秀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英语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中有外交官、央视和国际台的英语主播、企事业单位优秀人才。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5%,教授5人,博导3人,多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本专业有硕士学位点、英语笔译硕士学位点和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博学位点的支撑,学生继续深造的机会多。本专业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并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四级考试通过率近100%、八级超90%,多名学生获得二级口笔译证书。聘用英美专家任教,选派学生赴英语国家留学。优秀学生历任国际盛会志愿者,展现专业风采。
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涵盖听、说、读、写、译、英美文学、语言学等。选修课主要涉及文学、语言学、翻译、跨文化交际、商贸英语等五大方向的特色课程,并实现有机融合,实现交叉学科培养,学生可选修各类辅修专业,取得第二学历。
专业特色:本专业吸收一批相关的优秀课程,在培养模式上体现复合型理念,基础阶段重技能和语言知识的教育,高年级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英语功底和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精英人才,在跨文化视野下做好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专业拥有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内的完整培养体系,高度体现复合型英语精英人才的培养理念。
就业方向:成绩突出者可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多被报送至北大、北外、上外等名校;毕业生考研率和出国率近60%,就业率近100%,遍布各个领域,包括国际交流、外交事务、国际贸易、新闻出版、影视传媒、文化旅游、基础教育、社会科学研究等。
日语
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日语专业成立于1962年,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同时为学校特色专业,设有日本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现有教师14人,均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长期聘任日本文教专家2名。现有教授1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5%以上,每年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短期讲学及进行学术报告交流。专业秉承学校“为学为师、求实求新”校训,坚持立德树人,课程设置立体丰富,培养具有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国际视野和扎实专业能力的创新实践型人才,毕业生出国深造率、考研率高,就业前景广阔。
核心课程:主要必修课程有基础日语、综合日语、高级日语、泛读、写作、笔译、口译、同声传译、日本文学史、文学选读、日本概况、社会文化、日本历史等,同时开设日语演讲与辩论、汉学传播等19门小学分选修课程。学生可参加跨专业交叉培养课程,也可选修计算机、英语等辅修专业课程。
专业特色:实行国际化办学,跨专业宽口径培养,现设语言文学、社会文化、跨文化研究、翻译等方向,与日本国立广岛大学、法政大学、大谷大学等10多所日本著名大学签订国际交流合作协议。现有中日联合培养、互派交换生、互认学分等交流项目。学生在学期间可申请公派赴日留学(成绩优秀者享受日方奖学金)、参加2+2中日共同培养双学位项目。毕业生可申请交流协议校留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也可申请国内推免或报考国内院校。与广岛大学共同招收培养硕博连读研究生,由广岛大学授予硕士及博士学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报考研究生,成绩突出者可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活跃在政府、企业、新媒体、国际交流、外经贸、文秘、旅游、翻译、教育互联网等领域或赴日就业,工作能力、团队沟通能力深受社会好评。
俄语
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是北京市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俄语本科专业设置于1960年,拥有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培养体系,俄语+世界史的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学科和专业综合实力在国内长期名列前茅,并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声誉。
俄语系国内外交流广泛,合作层次高,与俄罗斯多所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在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框架下与俄罗斯及其他成员国多所合作伙伴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工作,设有上合大学中方内部协调机制秘书处、北京斯拉夫中心、俄罗斯普希金之家北京分部、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评奖秘书处等高水平国际交流平台。
俄语专业拥有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师博士率94%,高级职称率88%,其中国内外著名的教授有:刘利民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俄罗斯友谊勋章获得者,入选中俄人文交流十大杰出人物)、刘文飞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友谊勋章获得者,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入选中俄人文交流十大杰出人物)、隋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翻译资格考评专家委员会委员,俄罗斯友谊与合作勋章获得者)、杜桂枝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普希金奖章获得者)、王宗琥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高校外指委俄语分委会委员)、于明清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秘书长)。
核心课程:本科专业为主修学习俄罗斯语言、文学、文化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强化俄语听、说、读、写、译等全面熟巧的训练,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近年来学院秉承新文科教学理念,开设大量历史、文化、哲学类选修课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学生也可根据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学校设置的各种辅修专业,提高专业知识复合性和工作适应性。
专业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跨学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俄语人才,服务于外事、经贸、文化、教育、科研、新闻出版、旅游等机构和部门。成绩合格学生三年级有出国交流学习机会,主要交流学校为莫斯科语言大学、圣彼得堡大学等俄罗斯著名高校。
就业方向:在考研升学方面,毕业生将成为俄语专业、世界史专业以及国内其他区域国别类研究生教育的优质生源。在就业上,毕业生能够在大中小学、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媒体、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研究、外事、传媒、外贸及其他各类相关工作。
法语
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法语专业创建于1962年,培养掌握核心法语技能的复合型、创新型外语人才。
核心课程:开设法语精读、语法、视听说、口语、写作、法汉互译等基础语言类课程,并开设法语新闻周报、教学法、法语国家与地区、当代法国、法国艺术欣赏、法语语言学、法国文学等多种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特色:本专业常年聘用两位法国外教。教学质量上乘,学生专业四、八级成绩稳居全国前列,并在全国法语演讲比赛、配音比赛等竞赛中获得大奖。本专业每年选派十名左右大三学生赴法国国立东方语言学院、法国兰斯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瑞士弗莱堡高等师范学院交换学习。目前正拓展国际化办学,如本科生直升法国高校攻读硕士学位等。2022年本专业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3+1+1合作协议正式签署完成,同年本专业与法国波尔多蒙田大学成功签署合作协议,2023年起有望派出学生交换。此外,本专业支持学生学以致用,在读期间有机会参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服贸会、世界物联网大会等国际大型活动,并担任志愿者,展现出过硬的法语技能和综合素质。
就业方向:本科生出国人数稳定增加,多进入索邦大学、国立政治学院、里昂高等师范学院等名校。历届毕业生也有进入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深造。此外,专业成绩突出者还可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该专业本科生就业领域广泛,涉及:政府机关和国际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外交部、卫建委、城乡建设部、法国使馆、法国高等教育署等),文教机构(中法实验中学、朝阳外国语学校、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等),金融机构(工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各类新闻媒体(新华社、央视法语频道、时尚杂志等)及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建集团、法国达索航空、法国道达尔等)。
德语
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德语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现任13名教师均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洪堡大学、哥廷根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博士约占80%,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德语系长期聘任两名来自德国的专职外教,其中一名为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特派专家,同时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短期讲学及学术交流。德语专业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语语言功底和综合技能,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听说读写译基本功、流畅的德语语言交际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以及工作能力,对德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有较广泛的了解,具有较好的汉德双语表达能力及初步的科研能力,能用第二外语英语阅读和日常沟通交流。
核心课程:开设的核心课程有精读、泛读、语法、听说、口语、写作、口笔译等语言基础课程以及文学选读、文学史、语言学、历史、报刊选读、国家概况、社会文化等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特色:德语系与德国埃尔福特大学、不莱梅应用科技大学、施瓦本格明德师范大学、瑞士图尔高师范大学、弗莱堡师范大学、伯尔尼师范学院以及下奥地利师范大学等多所德语地区高校保持深度校际合作关系,每年选送优秀本科生交换至上述高校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学习。交换生可减免学费,有机会申请北京市出国奖学金,首都师范大学承认其在国外合作院校所获学分。另外,德语系与德国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开展 “国际企业管理”与“工商管理”本硕连读项目。此外,德语系与本校的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亦有密切的课程合作,为本科教育拓宽路径。
就业方向:毕业生去向广泛,工作领域涉及外事、外贸、媒体、旅游、出版、翻译和教育等众多行业。选择升学的本科毕业生可报考本系及本校的研究生,成绩突出者可推荐免试攻读;选择在外校或国外高校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中,专业优秀者多被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洪堡大学,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学府录取。
德语(师范)
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是全国首个培养中小学德语师资的基础教育专业,依托德语系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长期聘用的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特派德国专家以及首都师范大学的专业构架,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德语教育工作者,为教育战线输送具备扎实的听说读写译基本功、流畅的德语语言表达能力、跨文化交往能力,对德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有着广泛了解,同时兼具现代教育观念、人文精神和终身学习意识、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中小学德语教师。此外,亦注重培养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英语,有承担基础英语教育工作的能力。
核心课程:包括基础语言类,如精读、语法、口语、听力、阅读、视听说、英语等;语言文化类,如翻译、语言学、德语国家历史、德语国家概况、社会文化等;教育学专业知识类,如教学法、教学实践等。
专业特色:是国内首家开设的德语(师范)专业,既注重发展学生的德语及英语的双外语语言技能,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通过课堂学习、实践研习、教育实习、国际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全方位培养优秀的基础教育人才。德语系与施瓦本格明德师范大学、瑞士图尔高师范大学、弗莱堡师范大学、伯尔尼师范学院以及下奥地利师范大学等多所德语地区高校保持深度校际合作关系。师范生在本科阶段第三学年将赴上述多所高校之一进行为期一年的教育学专业课程学习,同时加强德语语言训练。首都师范大学承认学生在以上德语国家合作院校所获得的学分。
就业方向:在推进德、法、西等非通用语种进中小学课堂、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以及高考的国家政策扶持下,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基础教育系统从事德语、英语教学和教育管理等相关工作。此外,希望深造的毕业生可报考本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北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
西班牙语
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西班牙语专业是全国首批建立的十三个西班牙语专业点之一,是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即全国五个西语特色专业之一,继2020年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后,2021年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高三网”全国排名第六。本专业旨在培养外语基础扎实和综合能力全面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新文科人才培养战略目标,满足国家对高层次外语人才的需求。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博士或博士在读占90%以上,学历及学科背景构成在全国名列前茅。
核心课程:开设西班牙语精读、泛读、听力、视听说、报刊阅读、口笔译实践、西班牙及拉美概况等专业核心课程。此外,还开设电视新闻、应用文写作、论文写作、普通语言学、西语修辞、西语经贸实务、西班牙及拉美文学选读、西语国家历史文化、西语国家政治经济、中国历史文化等专业方向课程;学生还可选修世界史方向所有优质课程。
专业特色: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依托综合性师范大学的优势,教育教学实践、世界史研究、口译实践是三大突出特色,注重外语基础与人文素养的综合培养。与西班牙及拉美多所高校保持长期学生交换和学术交流,合作院校包括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学、布尔戈斯大学、纳瓦拉公立大学、萨拉曼卡主教大学、莱昂大学、秘鲁皮乌拉大学等,学生可在大三年级出国交流,优秀学生可享受奖学金;还有机会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政府互换奖学金,公派留学。本专业与全国对外友协、外研社等单位建有实习基地,与北京市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古城中学、西城外国语学校、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国旅、西班牙商会等单位合作密切,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专业实习机会,学生还可申请国际组织实习项目。
就业方向:西班牙语是世界第二大语言,国内对西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且西班牙语已正式进入中学课程,选择首都师范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无论是国际交往,还是进入教育领域,都将具有突出的竞争优势、广阔的就业和发展空间。毕业生可报考本校或外校研究生,也可出国读研,成绩突出者可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每年都有多名学生被国内、国际名校录取。往届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涉及外事外贸、教育科研、文化旅游、新闻传媒、出版发行、互联网等领域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国际组织,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央视网、人民网、环球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中信集团、中国国航、中石油、中航技、中工国际、中建材、葛洲坝集团、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国开行、世界银行、外国驻华使领馆、北京市中小学等单位。多名优秀毕业生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担任制片人、编导、主持人和记者等重要职位。
英语(世界史双学士学位项目)
四年制本科授双学士学位(文学、历史学)
专业简介:英语+世界史专业依托首师大英语专业,联合世界史专业,着力打造具备国别区域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新文科人才培养战略目标,满足国家对高层次外语人才的需求。两个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建设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英语专业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5%,教授5人,博导3人,多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世界史专业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高校优秀育人团队。本专业拥有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北京市多语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等多个教研平台。毕业生除了从事传统的适合英语专业的外交、传播、科研、教学等领域的工作外,还适合进一步深造,选择英语、历史或国际政治等方向攻读硕士研究生。
核心课程:英语专业必修课涵盖听、说、读、写、译等。选修课主要涉及文学、语言学、翻译、跨文化交际、商贸英语等五大方向的特色课程,并实现有机融合,实现交叉学科培养。世界史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可以按照国别和自身的兴趣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
专业特色:本专业吸收一批相关的优秀课程,在培养模式上体现复合型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英语功底和世界史专业知识的精英人才,在跨文化视野下做好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学生既具备英语专业的基本功,又有世界史的学术素养,为国别区域研究培养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可以选择继续攻读英语、世界史或国际政治等专业的研究生,也可以选择国际交流、外交事务、国际贸易、新闻出版、影视传媒、文化旅游、基础教育、社会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工作。
日语(世界史双学士学位项目)
四年制本科授双学士学位(文学、历史学)
专业简介:日语、世界史双学位专业是应国家高层次外语人才需求以及教育部新文科人才培养战略目标,依托于首都师范大学日语和世界史专业而开设的学科。世界史专业是国家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学科和专业在全国的排名长期稳居前三。
日语专业成立60余年,是首都师范大学特色专业,设有日本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现任教师博士率为87%,均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长期聘任日本文教专家2名。本专业立足于日本语言文学与世界历史教学,培养具有外国语言文学与世界历史专业基础,具有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国际视野、专业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低年级在日语系进行基础语言学习,在历史学院进行世界史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日语及历史学基础。高年级在日语系学习语言、文学、文化、翻译方向的专业课程,在历史学院深入学习世界史专业知识,参加世界名校教授讲授学分课程与学术讲座等学习活动,拓展学术视野,为国内外升学深造及就业创造条件。
专业特色:跨专业联合培养日语语言文学与历史学复合型人才,国际化办学优势显著。在学期间可申请公派赴日留学(成绩优秀者享受国内或日方奖学金)、参加“2+2”中日共同培养双学位项目。毕业生可申请推荐赴日硕士研究生和国内推免硕士研究生。与广岛大学共同招收培养硕博连读研究生,由广岛大学授予硕士及博士学位。
就业方向:双学士学位具有跨专业考研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优势,可以考取国内、日本、英美澳等国际名校继续深造,在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媒体、涉外经贸、文秘、翻译、教育等领域求职具有综合优势。
俄语(世界史双学士学位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四年制本科 授双学士学位(文学、历史学)
专业简介:俄语、世界史双学位专业依托于首都师范大学俄语、世界史两大优势学科。其中,俄语专业是北京市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俄语本科专业设置于1960年,拥有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培养体系,俄语+世界史的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学科和专业综合实力在国内长期名列前茅,并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声誉。
俄语系在国内外交流广泛,合作层次高,与俄罗斯多所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在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框架下与俄罗斯及其他成员国多所合作伙伴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工作,设有上合大学中方内部协调机制秘书处、北京斯拉夫中心、俄罗斯普希金之家北京分部、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评奖秘书处等高水平国际交流平台。俄语专业拥有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师博士率94%,高级职称率88%。
专业特色:双学位专业培养具有俄语专业特长与历史(世界史)专业特长,掌握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和历史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的跨学科人才。各项成绩合格者三年级有赴俄公派交流学习机会。
核心课程:专业核心包括俄语和世界史两方面课程。其中俄语专业需要学习俄语语言、文学、文化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强化俄语听、说、读、写、译等全面熟巧的训练。世界史专业要求修读各类通史、国别史、历史学基础理论、历史学研究方法、历史文献阅读等课程。
就业方向:双学位毕业生在考研升学方面具有双重优势,将成为俄语专业、世界史专业以及国内其他区域国别研究、国际关系等研究生教育的优质生源。学生能够在大中小学、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媒体、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研究、外事、传媒、外贸及其他各类相关工作。
西班牙语(世界史双学士学位项目)
四年制本科授双学士学位(文学、历史学)
专业简介:西班牙语+世界史专业是强强联合的特色专业,旨在培养外语基础扎实、历史功底深厚、具有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能力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新文科人才培养战略目标,满足国家对高层次外语人才的需求。西班牙语专业是全国首批建立的十三个西班牙语专业点之一,是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即全国五个西语特色专业之一,继2020年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后,2021年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师资队伍教学经验丰富,学历及学科背景构成在全国名列前茅,“高三网”全国排名第六。世界史专业在第四轮世界史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第三,2019年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北京市特色专业,市级品牌建设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市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
核心课程:西班牙语方面开设西班牙语精读、泛读、听力、视听说、翻译、应用文写作、论文写作、经贸实务等专业核心课程;世界史方面开设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概论、全球史导论、世界历史名著导读、世界历史要籍选读、世界史工具书与数据库、西方古典文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等专业核心课程。学生还可选修西班牙及拉美文学选读、西语国家历史文化、西语国家政治经济、中国历史文化、中古拉丁语基础、古典希腊语基础、西方社会史、文艺复兴史、西欧中世纪日常生活史、战后国际关系史、古代东方文明等特色课程。
专业特色:注重外语基础与人文素养的综合培养。与西班牙及拉美多所高校保持长期学生交换和学术交流,合作院校包括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学、布尔戈斯大学、纳瓦拉公立大学、萨拉曼卡主教大学、莱昂大学、秘鲁皮乌拉大学等,学生可在大三年级出国交流,优秀学生可享受奖学金;还有机会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政府互换奖学金,公派留学。本专业与全国对外友协、外研社等单位建有实习基地,与北京市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古城中学、西城外国语学校、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国旅、西班牙商会等单位合作密切,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专业实习机会,学生还可申请国际组织实习项目。
就业方向:西班牙语是世界第二大语言,国内对西班牙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的世界史研究正走在从未有过的蓬勃发展的道路上,选择西班牙语+世界史,无论是国际交往,还是进入研究领域,都将具有突出的竞争优势、广阔的就业和发展的空间。毕业生可报考本校或外校研究生,也可出国读研,成绩突出者可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每年都有多名学生被国内、国际名校录取。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涉及外事外贸、教育科研、文化旅游、新闻传媒、出版发行、互联网等领域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国际组织,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央视网、人民网、环球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中信集团、中国国航、中石油、中航技、中工国际、中建材、葛洲坝集团、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国开行、世界银行、外国驻华使领馆、北京市中小学等单位。多名优秀毕业生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担任制片人、编导、主持人和记者等重要职位。
法语(世界史双学士学位项目)
四年制本科授双学士学位(文学、历史学)
专业简介:法语+世界史双学士学位专业于2022年设立,立足首都师范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与世界历史两个本科专业丰厚的教学科研资源,培养掌握核心法语技能,具备世界历史、法国史、法国文化等多重专业基础,学术视野和根底宽广扎实,转型能力强大的复合型外语+文史人才。
核心课程:四年内在法语系完整学习精读、视听说、口语、语法、翻译、法国文学、法国国情等系列课程,同时从第二学年起在历史学院系统学习世界通史、古代文明、近代史、国别史、法语历史学要籍导读、法国思想史等历史类核心课程,其中包括部分由世界名校教授讲授的学分课程。
专业特色:跨专业联合培养法语与世界历史复合型人才。法语专业教学团队和课程体系完备,教学质量优秀,除中国教师外,常年聘用两位法国外教,学生专业四、八级成绩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多次在全国法语专业大赛中获得大奖。世界史专业教学科研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毕业生多保送或考取国内外一流院校继续深造。
就业方向:近年来出国及在国内高校读研人数稳定增加,多进入索邦大学、国立政治学院、里昂高等师范学院等法国名校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本科直接就业领域包括政府机关和国际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外交部、法国使馆、法国高等教育署等),文教机构(中法实验中学、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等),各类新闻媒体(新华社、央视法语频道、时尚杂志等)及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未来,具备历史学背景的双学士法语毕业生在国内外高校读研以及直接就业方面都将获得更强的竞争力,成绩突出者也可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