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 010-68901942、010-68901760
(一)学院简介
外国语学院是以培养复合型专业外语人才和外语类师范人才为主要任务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学院现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以及俄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学三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多语种专业特色突出,俄语、英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五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德语专业入选北京市级一流专业,俄语和西班牙语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英语(师范)专业为市级品牌专业;2019年,学院开设全国首家德语师范专业,2022年,开设“外语(英语、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世界史”双学士学位专业。
学院办学理念先进,提出以精通中外文化为主旨的外语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文化育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专业本领”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学院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在国内综合大学中名列前茅,拥有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全日制、成人教育、留学生入系教育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现有中国专任教师120人,另有外籍教师13人。博士生导师10人,教授15人,副教授44人。专业教师中有6人担任过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各分委会委员,其中2人为副主任委员,有6人担任全国性学术团体的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拥有市级示范中心和实践基地,同时与中国外文局、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外研社等机构保持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经常性的实习实践机会。学院与英、美、德、法、俄、西、日等国家3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与国家留学基金委有相关项目稳定联系,所有学生均可在多个国际项目中选择,每年到国外合作校交换学习的本科生有100余人,研究生近半数都能出国学习,个别专业接近100%。
专业:英语(师范)(未来教师实验班);
学制: 4 年;授予 文学学士 学位
1.专业简介
国家级一流专业:2021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育部评估优秀专业:秉持“厚植基础,激发潜能,完善人格,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培养高层次卓越英语教师;
北京市特色和品牌专业:被誉为“北京市中学英语教师的摇篮”;
实践导向:开设优质实践和理论课程,培养“实践型+研究型”未来卓越英语教师。
2.核心课程
基础理论类:基础英语、英语读写、英语语法、高级英语、英语教学法、英国/美国文学、语言学导论、英语国家概况、第二语言习得等;
应用实践类:英语视听说、思辨与表达、公众演说、英汉笔译、英语教学实践(微格教学)、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教育研习等。
3.专业特色
培养体系:择优培养、动态调整;培养高层次未来外语教师。
师资优势:配备优质师资力量,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学和科研能力突出,关爱学生。
培养模式:单独设课;小班教学;高水平优质师资授课;中学特级教师、大学专业教师双导师制;大量国外知名高校交换机会;北京市知名中学实践机会。
课程结构:突出培养师范生中英文双语能力及跨文化能力、数智化创新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反思能力、国际视野;交叉融合式课程体系,通识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之间的互补和融合;贯穿式教师教育实践体系,教师教育实践(教育实训、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贯穿师范生培养全过程。
专业:英语(师范);
学制: 4 年;授予 文学学士 学位
1.专业简介
国家级一流专业:2021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育部评估优秀专业:秉持“厚植基础,激发潜能,完善人格,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培养卓越英语教师;
北京市特色和品牌专业:被誉为“北京市中学英语教师的摇篮”;
实践导向:开设优质的英语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类理论和实践课程;
就业优势:毕业生可选择到基础教育系统从事教学工作,也可报考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北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
2.核心课程
基础理论类:基础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教学法、英国/美国文学、语言学导论、英语国家概况、第二语言习得等;
应用实践类:英语视听说、思辨与表达、公众演说、英汉笔译、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教育研习等。
3.专业特色
培养体系:拥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课程与教学论(英语)”两个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具有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
师资优势:现有教授3名(博导1名),90%以上教师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30%以上教师具有教师教育方向博士学位。
课程结构:“一融合、四注重、一贯穿”:通识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之间的互补和融合;注重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反思能力、国际视野;教师教育实践(见习、实习和研习)贯穿师范生培养全过程。
培养模式:小班制教学;大学、中学双导师指导教学实践;境外研修;成绩突出者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4.就业方向
毕业生职业发展方向:到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从事英语教学、教育管理等,也可报考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北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
近年就业单位: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北京市育才学校、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校区、北京市鲁迅中学、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北京市宣武外国语实验学校、北京市回民学校、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北京市日坛中学、北京市师达中学等。
专业:英语;
学制: 4 年;授予 文学学士 学位
1.专业简介
国家级一流专业:2021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育部评估优秀专业: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体化培养体系;
北京市特色专业:服务首都国际化建设,重点为北京提供国际化人才;
全国领先过级率:英语专业四级通过率100%,八级近100%;
多元化就业前景:毕业生从事国际交流、外交事务、新闻出版等行业。
2.核心课程
语言学方向:思辨能力、应用文写作、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英语学习和研究;
英美文学方向: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美文学作品欣赏;
翻译方向:商贸口译、翻译工作坊、认知与翻译;
文化交际方向:中西方文化比较、视觉艺术赏析、文化人类学;
商贸方向:商贸英语口语、商贸英语阅读、商贸案例分析。
3.专业特色
师资优势:75%教师具有博士学位,50%具有高级职称,20%为教授,83%为硕导,10%为博导;
科研优势:教师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出版专著、译著、举办高水平国际会议,成果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教学优势:教师以高度人文精神对待学生,学习气氛融洽,师生在各种教学、演讲、商业领袖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大奖;
地缘优势:学生为首都重大活动、赛事、论坛提供语言志愿者服务,受到国家和北京市嘉奖;
杰出系友:毕业生中有奥组委官员、央视英语节目主持人、Tiktok驻美国商业规划运营负责人、北大附优秀教师、国家机关部门负责人。
4.就业方向
毕业生职业发展方向:奥组委等国际组织、政府、高校外事部门、出版社、中小学、跨国公司等。
近年就业单位:Tiktok驻美国公司、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华夏银行、中国日报社、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等。
主要升学高校: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伦敦大学等。
专业:日语;
学制: 4 年;授予 文学学士 学位
1.专业简介
国家级一流专业:2022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特色: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实行国际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形式多层次交换留学项目。
就业优势:毕业生出路宽,就业渠道多样,在国内外机关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工作、外经贸、文秘、旅游、翻译、教育等工作。
2.核心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精读类:基础日语、中级日语、高级日语等;
综合能力类:日语阅读、日语写作、日本社会与文化、跨文化研究等。
专业选修课程:
语言翻译类:日语语法与词汇、古典日语语法、中日语言对比、笔译、口译、同声传译等;
文学文化类:商务日语、日本文学史、外事礼仪、中国文化在日本等。
3.专业特色
师资优势:教学团队均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日本神户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近5年来获批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北京市社科项目多项,出版专著、译著多部,主编教材获北京大学出版社年度优秀教材。
实践育人:依托首都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冬奥会、服贸会、大阪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志愿服务,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培养模式:实行小班制、导师制,与多家日本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短期留学、2+2双学位等多种留学选择。
4.就业方向
毕业生职业发展方向:国内外机关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外经贸、文秘、旅游、翻译、教育等。
近年就业单位:中共中央办公厅、首都图书馆、中国人寿、松下电器、汇丰银行、北京时代先锋科技出版有限公司等。
主要升学高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庆应义塾、关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悉尼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
专业:俄语;
学制: 4 年;授予 文学学士 学位
1.专业简介
国家级一流专业:2019年首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北京市特色专业:培养具有双文化内核的新型俄语人才;
培养体系:“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培养体系;
就业优势:国家及北京机关企事业单位、外事外贸相关、教学科研相关工作;本科期间有公派出国留学机会,成绩优秀可免试保研或公派出国读研。
2.核心课程
语言基础类:基础俄语、中级俄语、高级俄语、初级俄语语法、中级俄语语法等。此类课程着眼于搭建学生的俄语语法、词汇、句法和篇章知识体系以及相应的能力。
语言实践类:俄语视听说、俄语阅读、俄语报刊阅读、俄语写作、俄汉-汉俄翻译。此类课程着力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俄语实践能力。
国别研究拓展类:俄罗斯概况、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文化史、俄罗斯思想史、俄语交际与语用、俄语语言与文化等。此类课程着眼于拓展学生对俄罗斯及俄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当代社会状况等方面的知识体系。
综合人文拓展类: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简明世界通史、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俄语)等。此类课程旨在拓展学生作为外语专业本科生应具备的综合性历史文化素养,同时拓展学生对于中国、中国文化的了解,以为学生掌握利用俄语专业优势传播中国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3.专业特色
专业建设:2019年首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为国家级、北京市特色专业,北京市重点学科。
教学团队:教师队伍博士学历比例100%,高级职称占比86%,拥有刘文飞、王宗琥、隋然、于明清四位教授(博导)。其中,刘文飞教授为俄罗斯友谊勋章(2015年)获得者,2020年入选中俄人文交流十大杰出人物。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巴格诺、波隆斯基担任客座教授。
学术平台:俄语专业具有“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内部协调机制”秘书处、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俄罗斯普希金之家北京分部、俄国文学史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诗歌中心、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评奖秘书处等多个高水平学术平台。
4.就业方向
毕业生职业发展方向:国家文化类事业单位、初等教育(中小学)、国企(外贸类)、民企(外语翻译类及医疗类)、高等教育等。
近年就业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赛格汇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北京朝阳区白家庄小学、北京中航化安全阀销售有限公司、普蕊斯(上海) 医药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首都师范大学等。
主要升学高校: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黑龙江大学、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英国格拉斯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等。
专业:法语;
学制: 4 年;授予 文学学士 学位
1.专业简介
国家级一流专业:2022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际化办学:拥有多元化师资,与多国高校合作,提供海外交流机会。
跨学科培养:秉持双文化导向,结合语言文学与历史文化研究等多领域课程。
实践导向:注重语言实践,培养翻译、教育、文化等多领域应用能力。
就业优势:毕业生可从事教育、翻译、外贸、文化交流等多行业工作。
2.核心课程
基础语言类
法语精读、法语视听说、法语口语、法语写作、法汉互译。
专业方向类
法语新闻周报、法语教学法、法语国家与地区、当代法国、法国艺术欣赏、法语语言学、法国文学。
3.专业特色
师资优势:教师均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聘请两名法国外教。
教学质量:学生专业四、八级成绩全国领先,屡获国家级法语演讲、翻译、配音比赛大奖。
学科交叉:与世界史专业深度融合,聚焦双文化与AI赋能新领域。
实践育人:组织学生参与冬奥会、服贸会、中非合作论坛等大型国际活动,参与首都中小学课后330志愿活动服务。
培养模式:实行小班制教学。每年选派约10名大三学生赴法国国立东方语言学院、兰斯大学、波尔多蒙田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交换学习。
4.就业方向
毕业生职业发展方向:政府机关、国际组织、文教机构、金融机构、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等。
近年就业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外交部、法国驻华使馆、法国高等教育署、央视法语频道、国家图书馆、中建集团、西城外国语学校、亚马逊卓越有限公司等。
主要升学高校:索邦大学、巴黎政治学院、里昂高等师范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
专业:德语;
学制: 4 年;授予 文学学士 学位
1.专业简介
本专业创办历史悠久,为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拥有“德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点。
师资团队由北大、北外及德国洪堡大学等名校毕业教师构成(副高/博士占比90%以上),配备2名专职外教(含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特派专家),定期开展国内外专家短期讲学及专题学术讲座。
本专业秉持守正创新,以语言-文学-文化三维能力为核心,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同步提升学术研究基础能力,致力于培养兼具独立思考能力、国际人文视野及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复合人才,通过系统化课程体系塑造学生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2.核心课程
语言基础类:精读、语法、阅读、会话、视听说、写作、笔译、口译等;
专业方向类:文学选读、文学史、德国历史、德语国家概况、社会文化、报刊选读、跨文化交际、语言学等。
3.专业特色
(1)德语专业依托本系资深教学科研团队,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定期邀请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开展文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区域研究等领域的专题讲座和短期讲学,强化跨领域、国际化学术视野。
(2)本专业以“外语+”为导向,与本校历史学院世界史等专业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保持深度合作,努力构建德语能力与跨学科素养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本系还与德国中型企业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开展“国际管理”与“工商管理”项目,培养兼具语言专长与跨领域知识的高端人才。
(3)国际合作方面,与德国、瑞士等德语地区多所高校具有长期稳定的深度合作,学生可赴合作校进行1年专业交流学习(学分互认)。
(4)本专业注重学以致用,鼓励并提供资源支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及以志愿者身份参与诸如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一带一路论坛等国际大型活动,磨练语言技能和各项综合素质。
(5)本专业升学渠道多元。历届毕业生中既有升入本系“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继续就读,又有选择国内外一流名校继续深造。
4.就业方向
毕业生职业发展方向:跨国企业文职与客户服务、跨境电商语言与数字服务、中小学教师、语言培训机构教师、数字媒体、出版机构、旅游与涉外服务、政府企事业单位公务员等。
近年就业单位:宝马中国、德国奔驰总部、华为西欧总部、海康威视、拼多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西城区外国语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新东方、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 等。
主要升学高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德国幕尼黑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
专业:德语(师范);
学制: 4 年;授予 文学学士 学位
1.专业简介
德语(师范)专业是全国首个培养中小学德语师资的基础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小学基础德语教育工作者。
本专业依托德语系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雄厚的教学团队,教师均来自国内外名校。
本专业充分利用首都师范大学在师范教育领域的专业构架和丰富的跨学科资源,设置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创新实践型基础教育人才。
2.核心课程
语言基础类:精读、语法、泛读、视听说、写作、英语等;
语言文化类:文学选读、社会文化、跨文化交际、语言学、德语国家概况等;
教师教育类:德语教学法、德语师范综合技能、德语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等;
教育实践类:教育见习、研习、实习等。
3.专业特色
(1)师资方面,共享德语专业高水平教师团队,副高以上及博士占比超90%,配备2名专职外教(含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特派专家),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短期讲学,开展师范教育、社会文化等方面专题讲座。
(2)培养模式既注重语言能力与教学实践融合,又突出德语/英语双外语优势,通过系统训练培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国际合作方面,与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德语地区多所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学生可赴合作校进行1年专业交流学习(学分互认)。
(4)教育实践环节覆盖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北外附校等市区级外语特色示范校,开展见习/实习/研习全流程教学实践。
(5)升学渠道多元:可报考我校全日制教育研究生或北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
4.就业方向
毕业生职业发展方向:到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从事德语教学、教育管理等,也可报考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北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
近年就业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市丰台区怡海中学等。
专业:西班牙语;
学制: 4 年;授予 文学学士 学位
1.专业简介
国家级一流专业:2021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聚焦教育教学实践、区域国别研究、口译实践;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西班牙语文学选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实践导向:与外研社、全国对外友协、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国旅、西班牙商会、古城中学、西城外国语学校、首师大附属中学、首师大第二附属中学、109中学、新世纪实验小学等单位设有实习合作项目。
2.核心课程
基础课程:西语视听说、西语阅读、西语写作、西语经贸实务等;
语言学方向:西语修辞、普通语言学等;
文学方向:西班牙文学选读、拉美文学选读等;
翻译学方向:西汉翻译、汉译西、西班牙语口译等;
区域国别方向:西班牙历史、拉美历史、跨文化交际-以秘鲁为例等;
比较文化与跨文化交流方向:西语国家文化、中国文化概论等。
3.专业特色
专业建设与荣誉:
全国首批建立的十三个西班牙语专业点之一、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2020年进入教育部“双万计划”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进入“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高水平出国交换项目:
与西班牙及拉美多所高校保持学生交换和学术交流,合作院校包括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学、布尔戈斯大学、纳瓦拉公立大学、秘鲁皮乌拉大学等。学生可在大三出国交流;还有机会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或者可申请国际组织实习项目。
教学团队:
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博士或博士在读占92%,学历及学科背景在全国名列前茅;近三年指导学生在永旺杯全国口译大赛、外研社国才杯、中译国青杯国际组织文件翻译大赛、求是杯国际诗歌创作与翻译大赛、大湾区杯全国高校外语区域国别学知识能力竞赛等重要比赛中获奖。
学科交叉:
西班牙语+人工智能:外国语学院已成立“人工智能在多语种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团队,在指导学生利用AI进行个性化学习方面成绩显著。
西班牙语+世界史:依托与历史学院的合作,学生可选修世界史方向所有优质课程,如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史工具书与数据库、现代国际关系史等。
西班牙语+师范:教育实践是西班牙语的培养特色,教师带领学生到北京多所中小学进行实习,参与古城中学“理解当代中国小讲师工作坊”项目,首师大二附中“多语游世界”项目等。
4.就业方向
毕业生职业发展方向:外事外贸、教育科研,文化旅游、新闻传媒、出版发行、互联网等领域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国际组织。
近年就业单位:商务部经济合作事务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外交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
主要升学高校: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庞培法布拉大学、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爱丁堡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昆士兰大学等。
专业:英语(世界史双学士学位项目);
学制: 4 年;授予 文学、历史学双学士 学位
1.专业简介
国家级一流专业:两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
师资力量:两个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能力强。
课程分布:英语专业注重设置历史、文学等课程,与历史专业课程优势互补。
就业优势:英语、历史继续深造机会多,也可从事教育、翻译、文化交流等行业。
2.核心课程
英语专业基础语言类课程:
英语视听说:通过视听材料和口语练习,提高理解英语视频材料的能力。
英语写作:训练书面表达能力,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
英汉互译:学习英语与汉语之间的翻译技巧,培养翻译能力。
专业方向类课程:
视觉艺术欣赏:欣赏英美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作品,提升文化素养。
英美文学:研读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了解英语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
文化人类学:研究跨学科研究方法和知识,扩大学术视野。
世界史大类平台课程:
世界通史:研究全球范围内从远古时期到现代的人类社会演变历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揭示人类文明的起源、交流、冲突与融合的脉络。
国别史:研究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从古至今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及其演变规律。
世界史特色课程:
英国法律史:通过研读英国法律史著作,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英国法律史的重要思想、学术观点及其影响,扩大学术视野。
美国史专题:专注美国历史上思想观念、哲学思潮、文化运动的演变与发展,以及这些思想对美国社会和世界文化的影响。
3.专业特色
师资优势:英语专业教师师资力量雄厚,有来自英国、美国的外教;世界史专业拥有国家级与市级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
教学质量:依托优质的教学资源,培养出具备扎实英语技能和宽广历史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专业英语四级100%通过率、八级近100%。世界史专业实力全国名列前茅,毕业生保送或考取国内外一流院校深造。
学科交叉:两个专业深度融合,聚焦双文化与AI赋能新领域。
实践育人:组织学生参与冬奥会、服贸会、中非合作论坛等大型国际活动。
专业:日语(世界史双学士学位项目);
学制: 4 年;授予 文学、历史学双学士 学位
1.专业简介
国家级一流专业:两个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世界史同时是北京市特色专业,市级品牌建设专业。
专业特色: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秉持双文化导向,实行国际化跨学科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形式多层次交换留学项目。
就业优势:毕业生出路宽,就业渠道多样,在国内外机关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工作、外经贸、文秘、旅游、翻译、教育等工作。
2.核心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精读类:基础日语、中级日语、高级日语等;
综合能力类:日语阅读、日语写作、日本社会与文化、跨文化研究;
世界史课程:世界通史、世界近现代史、国别史、日本思想史、日本近代史等。
专业选修课程:
语言翻译类:日语语法与词汇、古典日语语法、中日语言对比、笔译、口译、同声传译等;
文学文化类:商务日语、日本文学史、外事礼仪、中国文化在日本等;
历史类:中国历史要籍选读、中国古代文化史、简明全球史等。
3.专业特色
师资优势:教学团队均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日本神户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近5年来获批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北京市社科项目多项,出版专著、译著多部,主编教材获北京大学出版社年度优秀教材。
实践育人:依托首都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冬奥会、服贸会、大阪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志愿服务,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培养模式:实行小班制、导师制,与多家日本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短期留学、2+2双学位等多种留学选择。
专业:俄语(世界史双学士学位项目);
学制: 4 年;授予 文学、历史学双学士 学位
1.专业简介
国家级一流专业:两个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世界史同时是北京市特色专业,市级品牌建设专业。
国际化办学:拥有多元化师资,与多国高校合作,提供海外交流机会。
跨学科培养:秉持双文化导向,结合语言文学与历史文化研究等多领域课程。
实践导向:注重语言实践与史料研究,培养翻译、教育、文化等多领域应用能力。
就业优势:从事教育、翻译、外贸、文化交流等多行业工作。
2.核心课程
语言基础类:基础俄语、中级俄语、高级俄语、初级俄语语法、中级俄语语法等。此类课程着眼于搭建学生的俄语语法、词汇、句法和篇章知识体系以及相应的能力。
语言实践类:俄语视听说、俄语阅读、俄语报刊阅读、俄语写作、俄汉-汉俄翻译等。此类课程着力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俄语实践能力。
国别研究拓展类:俄罗斯概况、俄语交际与语用、俄语语言与文化、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文化史、俄罗斯思想史等。此类课程着眼于为学生搭建俄罗斯及俄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当代社会状况等方面的知识体系。
综合人文拓展类: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俄语)等。此类课程旨在拓展学生作为外语专业本科生应具备的综合性历史文化素养,同时拓展学生对于中国、中国文化的了解,以为学生掌握利用俄语专业优势传播中国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历史学专业课程:世界通史、世界近现代史、历史学要籍选读(俄语)、俄国史等。这些由历史学院开设的课程包括历史学院的综合性历史学、世界史课程,也包括具有国别特色的方向性历史学课程,使学生掌握历史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具备结合外语优势学习进而研究相应国别历史的基础能力。
3.专业特色
师资优势:俄语专业教师以及两名外教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院校,100%拥有博士学位;世界史专业拥有国家级与市级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
教学质量:依托优质的教学资源,培养出具备扎实法语技能和宽广历史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专业俄语四、八级成绩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俄语大赛中屡获大奖。世界史专业实力全国名列前茅,毕业生多保送或考取国内外一流院校深造。
学科交叉:学生能够利用两个学科的优势,具备结合外语优势学习进而研究相应国别历史的基础能力。
实践育人:组织学生参与冬奥会、服贸会、中非合作论坛等大型国际活动,参与首都中小学课后330志愿活动服务。
专业:西班牙语(世界史双学士学位项目);
学制: 4 年;授予 文学、历史学双学士 学位
1.专业简介
国家级一流专业:西班牙语专业和世界史专业,分别于2021年和2019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市级品牌建设专业:聚焦区域国别研究、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培养西班牙语基础扎实、历史功底深厚、具有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能力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满足国家对高层次外语人才的需求;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西班牙语文学选读、中国古代史通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实践导向:与外研社、全国对外友协、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国旅、西班牙商会、古城中学、西城外国语学校、首师大附属中学、首师大第二附属中学、109中学、新世纪实验小学等单位合作密切,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专业实习实践机会;
就业优势:毕业生可进入外事外贸、教育科研、文化旅游、新闻传媒、出版发行、互联网等领域从事翻译、研究、教学、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和图书馆管理、历史档案管理等工作。
2.核心课程
西班牙语课程:西语视听说、西语阅读、西语写作、西语经贸实务等;
世界史课程: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工具书与数据库、西方史学发展历程、世界历史要籍选读(西班牙语)、简明全球史、中古拉丁语、古典希腊语、现代国际关系史、简明世界环境史等。
3.专业特色
专业建设与荣誉:
西班牙语:全国首批建立的十三个西班牙语专业点之一、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2020年教育部“双万计划”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世界史:第四轮世界史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第三,2019年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是北京市特色专业,市级品牌建设专业。
教学团队:
世界史学科现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西班牙语教师学科背景构成在全国名列前茅;近三年指导学生在永旺杯全国口译大赛、外研社国才杯、中译国青杯国际组织文件翻译大赛、求是杯国际诗歌创作与翻译大赛、大湾区杯全国高校外语区域国别学知识能力竞赛等重要比赛获奖。
高水平出国交换项目:
与西班牙及拉美多所高校保持学生交换和学术交流,合作院校包括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学、布尔戈斯大学、纳瓦拉公立大学、秘鲁皮乌拉大学等。学生可在大三出国交流;还有机会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或者可申请国际组织实习项目。
专业:法语(世界史双学士学位项目);
学制: 4 年;授予 文学、历史学双学士 学位
1.专业简介
国家级一流专业:两个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世界史同时是北京市特色专业,市级品牌建设专业。
国际化办学:拥有多元化师资,与多国高校合作,提供海外交流机会。
跨学科培养:秉持双文化导向,结合语言文学与历史文化研究等多领域课程。
实践导向:注重语言实践与史料研究,培养翻译、教育、文化等多领域应用能力。
就业优势:从事教育、翻译、外贸、文化交流等多行业工作。
2.核心课程
法语专业基础语言类课程
法语精读:系统学习法语语法、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法语视听说:通过视听材料和口语练习,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
法语口语:专注于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培养流利交流能力。
法语写作:训练书面表达能力,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
法汉互译:学习法语与汉语之间的翻译技巧,培养翻译能力。
专业方向类课程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法语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历史、社会等背景知识。
当代法国:深入探讨法国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法国艺术欣赏:欣赏法国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作品,提升文化素养。
法国文学:研读法国文学经典作品,了解法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
世界史大类平台课程
世界通史:研究全球范围内从远古时期到现代的人类社会演变历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揭示人类文明的起源、交流、冲突与融合的脉络。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15世纪以来世界历史的演变,包括资本主义兴起、工业革命、殖民扩张、民族解放运动、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格局以及全球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趋势。
国别史:研究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从古至今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及其演变规律。
世界史特色课程
法国历史学要籍导读:通过研读法国历史经典著作,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法国的重要思想、学术观点及其对世界历史研究的影响,提升历史文献解读能力。
法国思想史:专注于法国历史上思想观念、哲学思潮、文化运动的演变与发展,以及这些思想对法国社会和世界文化的影响。
3.专业特色
师资优势:法语专业教师+两名外教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院校;世界史专业拥有国家级与市级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
教学质量:依托优质的教学资源,培养出具备扎实法语技能和宽广历史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专业法语四、八级成绩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法语大赛中屡获大奖。世界史专业实力全国名列前茅,毕业生保送或考取国内外一流院校深造。
学科交叉:两个专业深度融合,聚焦双文化与AI赋能新领域。
实践育人:组织学生参与冬奥会、服贸会、中非合作论坛等大型国际活动,参与首都中小学课后330志愿活动服务。
培养模式:入学后即实行小班制跨学科教学,系统学习两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大三有机会赴法国、比利时交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