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专业介绍

音乐学院 2025版更新

音乐学院 010-68902268    

(一)学院简介

音乐学院现有音乐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舞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能授予艺术学博士学位。设有音乐学(师范)、音乐表演、舞蹈学(分师范方向和非师范方向)三个本科专业。其中,音乐学、舞蹈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音乐学获评北京市重点学科,艺术类学科群获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音乐与舞蹈学”为B+;在全国专业学位评估中,音乐获评B+,舞蹈获评A-。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4名。其中,正高职称15名、副高职称29名,博士生导师10名、硕士生导师51名。拥有一批业内享有声誉的专家学者,如全国普通高校艺术专业招生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教材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科专家组成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支持、北京市高层次支持与引进人才、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学术兼职主要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音乐教育分会理事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高校音乐联盟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音乐与声音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秘书长。

学院教师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人文社科基金或艺术创作基金项目。2020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023年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近年,师生创、演、录的作品多次入围并荣获“金钟奖”“华表奖”“文华奖”“荷花奖”“敦煌杯”“声音学院奖”“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教师获得“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中,多次获得全能一等奖及多个单项奖。

学院是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1世纪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国家级实验区。近年来,在《钢琴》《音乐教育学》国家精品课程和《走进舞蹈艺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精品课程群,将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融入到国家艺术教育改革的时代行列。一批新型艺术师资和各类艺术人才彰显出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国家实施美育和人文素养教育战略的强有力后备军。


专业: 音乐学(师范) ;

学制: 四 年;授予  艺术学学士 学位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创设于1954年,基础扎实,积淀厚重,入选国家2020年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服务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坚持“首都育人”高层次定位,秉承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原则;培养德才兼备、勇于创新、善于育人、具有国际视野和终身发展意识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二、核心课程 

音乐学类课程:中西方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等;

音乐教育类课程:音乐教育概论、音乐课程标准与教学实施、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论文写作等;

音乐表演类课程:声乐、钢琴、器乐、钢琴伴奏艺术和实践等;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基础与音乐分析等;

合唱与指挥课程

教育实践环节:不少于18周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

三、专业特色

1.师资力量雄厚,在业内享有盛誉,中青年骨干教授融入国务院学科评议委员会、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国家教育指导和学术机构,全程参与21世纪国家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研制和修订,担任国家基础教育教材审查委员。多名教师先后获北京市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称号。

2.本专业在北京市多所重点中小学建设有实习实训基地,每位学生能够得到校内外双导师指导,保障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铺垫。

3.本专业具有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

四、就业方向

到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从事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工作,也可以报考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北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

近年就业单位:北京市赵登禹小学、北京市景山学校、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河北省雄安容和教育总校、辽宁省抚顺市第二中学等。


专业: 音乐表演 ;

学制: 四 年;授予  艺术学学士 学位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设有中西器乐、钢琴、声乐(美声、民族)三大方向。其中,器乐方向涵盖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单簧管、长笛、巴松、圆号、西洋打击乐(小军鼓+马林巴)、手风琴、二胡、琵琶、古筝、扬琴、古琴、三弦、阮、竹笛、笙共18种乐器。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舞台演出、音乐教学、音乐创作及文化艺术相关工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学生提供全面的音乐素养与专业技能训练,助力其在音乐领域多元化发展。

二、核心课程   

必修课程:《器乐》《钢琴》《声乐》《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写作基础与创作实践》《中国传统音乐》《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表演艺术概论》《合唱与指挥》《器乐合奏排练与指挥》等。

三、专业特色  

专业建设

本专业依托完善的课程体系、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以及跨学科融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致力于打造高水平音乐教育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师资力量

拥有一支国际化、高水准的师资团队,教师均毕业于国内外顶尖音乐学府,长期活跃于国际艺术舞台,在音乐表演、学术研究及艺术实践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为学生提供前沿的专业指导与艺术熏陶。

学生成就

本专业学生凭借北京的地缘优势与综合大学的优质资源平台,在国内外重要专业赛事中屡获殊荣,包括“金钟奖”“文华奖”等权威奖项,展现了卓越的艺术实力与专业素养。

四、就业方向

本科毕业生职业发展覆盖艺术表演、艺术教学指导、政府单位文化建设、文艺公司活动策划等领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向:在政府单位从事文化服务工作;在社会性艺术团体从事音乐表演工作;在中小学、中等专科学校担任音乐教师,从事演奏技能教学与艺术素养培养工作;在广播电视台、影视公司、音乐制作公司从事音乐录制、编辑与制作工作;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音乐类、影视类等相关专业硕士学位。

近年就业单位: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小学长辛店分校、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大金小学、北京市平谷区姜杰城音乐舞蹈培训学校、北京市丰台区政府玉泉营街道办事处、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慕鸣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女子水晶乐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

主要升学高校: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韩国世宗大学等。


专业: 舞蹈学(师范) ;

学制: 四 年;授予  艺术学学士 学位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创设于1999年,全国师范大学中最早开展舞蹈本科教育,依托国家“双一流”高校和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平台,居全国同领域领先地位。

秉持专业性与教育素养融合理念,构建名师引领、先进课程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教、善编、会演的高素质舞蹈艺术教育人才。

学院为学生提供高层次发展平台。

二、核心课程   

专业理论课:

舞蹈教育学导论、中国古代舞蹈教育史、中国舞蹈史、西方舞蹈史等;

专业基础课程:

西方芭蕾舞训练、中国古典舞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编创技法等;

专业特色课程:

青少年舞蹈艺术教学法、青少年舞蹈艺术创作法、身体语言结构、走进舞蹈艺术(中国大学慕课首门舞蹈类课程)等。

三、专业特色   

1.立足师范大学特色,发挥北京地缘优势,聚合领域名家优师资源,深化“宽基础、深专业、重实践、显素养”的教育理念。

2.依托音乐学院雄厚师资,从舞蹈学和音乐学两个维度,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重视国际化培养,数十名学生参与国际人才培养项目。

3.多次获“荷花奖”“桃李杯”等奖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国家艺术基金等科研和艺术创演项目资助;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原创舞剧《白鹿原》《枫叶红了》《匆匆那年》《典故城奇妙夜》等具较高社会影响力。

4.在基础教育领域搭建50余个共建实训平台,保障学生教育实践和就业潜能的培养。

四、就业方向

到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从事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工作,也可以报考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北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

近年就业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市海淀实验小学、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二中学等。


专业: 舞蹈学 ;

学制: 四 年;授予  艺术学学士 学位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创设于1999年,全国师范大学中最早开展舞蹈本科教育,依托国家“双一流”高校和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平台,居全国同领域领先地位。

建构以名师团队为引领、优质课程为保障、艺术实践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高水平、高质量舞蹈专业人才。

学院为学生提供高层次发展平台。

二、核心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西方芭蕾舞训练、中国古典舞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编创技法等;

专业特色课程:

舞蹈创作应用基础、成品舞与创作、身体语言结构、当代青少年舞蹈训练体系、儿童经典舞蹈教材、走进舞蹈艺术(中国大学慕课首门舞蹈类课程)等。

三、专业特色 

1.立足师范大学特色,发挥北京地缘优势,聚合领域名家优师资源,秉承“深专业、重实践、显素养”的教学理念,培养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舞蹈艺术人才。

2.依托音乐学院雄厚师资,从舞蹈学和音乐学两个维度,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此外,重视学生国际化培养,数十名学生参与学校国际人才培养项目。

3.多次获“荷花奖”“桃李杯”等奖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国家艺术基金等科研和艺术创演项目资助;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原创舞剧《白鹿原》《枫叶红了》《匆匆那年》《典故城奇妙夜》等具较高社会影响力。

四、就业方向

本科毕业生职业发展覆盖包括舞蹈教育、舞蹈表演、舞蹈编导等领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向:在各地中小学校、专科或高等学校从事舞蹈教学工作;在省市歌舞团、文化馆等艺术团体从事舞蹈表演与编创工作;在艺术教育机构、文化传媒公司、演艺公司从事教育咨询或舞蹈表演和编创工作: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舞蹈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近年就业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育翔小学回龙观学校、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第一小学、北京市昌平区流村中心小学、北京商贸学校、湖南省中南艺术学校、广西省北海市北海中学、北京市七彩泉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江山芭蕾(北京)教育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长恨歌演艺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升学高校: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武汉体育学院。